狀況問題 | 造成原因 | 排除方式 |
氯臭味重 皮膚刺激搔癢 眼睛刺激 氯含量消耗快速、難以提升 |
氯胺與有機物質累積過多 | 使用DCCNa實施超氯 |
氯含量過高 | 投入過多的氯 | 投入硫代硫酸鈉(大蘇打) |
pH值持續偏低 pH值浮動大 |
總鹼度偏低 | 投入碳酸氫鈉(小蘇打) |
水面泛浮油 水面泡沫不易破滅 |
汙染造成 水質老化 |
補水將浮油溢流 補入新鮮自來水 |
水色混濁 | 池水過濾不足 pH值與總鹼度過高 藻類或細菌 |
確認過濾設備運轉是否正常 調整pH與總鹼度 使用DCCNa實施超氯 投入澄清劑 |
藻類生長 綠藻泛池 |
氯含量不足、池水循環不佳 雷陣雨或其他條件使綠藻快速分裂 |
使用DCCNa實施超氯 投入滅藻劑 投入澄清劑 |
池水變色 | 金屬離子顯色 | 氯含量1ppm以上 總鹼度100ppm以上 過濾系統保持常開 投入澄清劑 |
池體、管線、設備、過濾系統結垢 | 高pH值 總鹼度偏高 鈣硬度偏高 |
調整pH值 進行酸洗 |
*以上狀況造成原因僅供參考,亦有其他因素影響的可能,請洽各泳池服務廠商。
- 超氯作業 (建議使用二氯異氰尿酸鈉)
在泳池瞬間加入30ppm或10倍於平常的氯使用量以衝過加氯轉折點,有機氨氮會完全被分解,氯含量則恢復正常加成的狀態。
- 總鹼度
泳池建議範圍維持在80~120ppm,此可視為pH緩衝值,總鹼度過低可能造成pH值波動過大,亦可由此數值了解水質是否傾向腐蝕或結垢。
- 酸鹼度的調整
氯在偏酸性的水中活性較強、殺菌效果較好。各型態的殺菌劑本身皆有pH值,長期使用皆會影響池水pH值,為兼顧泳客在水中的舒適性與殺菌效能pH值維持在6.8~7.0是較為理想的
偏低時可加入 碳酸鈉、碳酸氫鈉。(蘇打、小蘇打)。
偏高時可加入 泰勒酸、乾酸。